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侯潇雨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见字如面,师恩难忘。”6月初,湖北恩施学院的老师们收到了一个惊喜,该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任利鑫给大学帮助自己的五位恩师一人赠送了一面锦旗。同时,他还给学校团委也赠送了一面锦旗。从内蒙古到恩施求学,任利鑫在老师们教导帮助下,在恩施求学成长。离别之际,他选择送锦旗来表达谢意。
老师收到锦旗
内蒙小伙在恩施遇恩师
六年前,任利鑫从内蒙古通辽来到湖北恩施,初到异乡,北方的男孩很难适应。“首先是饮食上,恩施吃得比较辣,我们那边很清淡,基本上吃不惯。”任利鑫回忆。恩施的气候,他也难以适应。远隔家乡,他也时常想念家乡。
任利鑫最初的一切不适,学校的老师都看在眼里,积极帮助他尽快适应。“老师知道我是内蒙的学生,就经常关心我,询问我生活学习上是否有困难,给予我帮助。”任利鑫说。经历预科学习后,大一学年任利鑫选择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
在专业学习上,彭金香老师给了很多帮助。大二学年,任利鑫学习《黄帝内经》课程,但是课程内容多为中医古籍,学习起来有些晦涩难懂。作为授课老师,每次课堂上彭金香会耐心讲解知识点。课下,任利鑫经常找彭金香请教问题,有时候还会打电话请教,彭金香每次都耐心地为他解答。“除了我问彭老师,彭老师也经常问我,她经常私下问我,学懂了吗?有什么不懂的知识。”任利鑫说。
任利鑫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也是彭金香,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时,她详细地指导了如何查阅文献、论文开题、论文写作。疫情期间,彭金香只能和学生通过线上交流,但是她总是很快就回复学生的问题。“彭老师那会白天上网课,晚上就指导我们写论文,特别认真负责。有时候指导论文时,我们还听到她孩子就在一旁。”任利鑫说。
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上的成长,任利鑫在学生组织也得到了诸多锻炼,遇到了刘粟、唐文靓、陆玲、孙紫薇等恩师。大二时,任利鑫和学生组织小伙伴一起组织开展学校迎新晚会,第一次挑起担子办大活动,他们都心里没底。这时,唐文靓老师给了诸多帮助,她陪着学生们一起选节目、彩排、场地布置,一步一步地带着他们一起做。“唐老师做事很认真,跟着她我学到了对事认真的态度。”任利鑫说。
陆玲是任利鑫在学校遇到的另一个“大姐姐”,相较于唐老师,她是一名严师。工作中,任利鑫做得不对的地方,陆玲都会直接指出来,并耐心告诉他要改正。刘粟老师则是亦师亦友的存在,刘粟和任利鑫十分亲近,任利鑫遇到各种难题都会跟刘粟沟通。在开展校园活动时,刘粟经常带着学生或者陪着他们一起做。孙紫微老师和任利鑫也是亦师亦友,她经常和任利鑫交流,关心他的动态。
每面锦旗都是独家定制
大学时光转瞬即逝,任利鑫也在校园收获了最好的自己。离别之际,他总想着要向学校的恩师表达自己的谢意。想了许久,他想到了送锦旗来表达谢意。“我在医院实习的时候,看到医生前辈收到锦旗都特别开心,我老师们收到锦旗也一定会很开心,所以就想到了送锦旗。”任利鑫说。
5月底,任利鑫开始筹划制作锦旗,每面锦旗他都设计了不用的文字。“想跟每个老师说的话都不一样,所以就想了不同的话语,还想了挺久。”任利鑫说。锦旗制作好后,他将其一一送到每个老师办公室,同时还单独制作了锦旗送给学校团委。任利鑫告诉记者,他送锦旗不仅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谢意,也想代表自己曾待过的学生组织一起表达谢意。
收到锦旗后,老师们都十分惊喜。刘粟说:“我与学生的相处模式是:以老师的名义做着兄弟,以兄弟的名义做着家长,以家长的名义做回老师。这份礼物很珍贵,也希望他们前程似锦。”
陆玲看着锦旗,回忆起自己带过的第一届学生干部,“任利鑫是我培养的第一届学生干部,在学校团委工作了四年,既是学生也是朋友。他出色地履行了学生干部的职责,乐于奉献,积极进取。”
陆玲告诉记者,到了毕业季,很多同学都专程来办公室和她谈心,告知她就业、考研的情况。有个同学还把养的花送到陆玲那里,希望老师能替她继续好好照顾花。
临别之际,任利鑫也告诉了老师自己的就业去向,在恩施生活了6年,毕业后他首选留在恩施,目前参加了恩施相关单位考试,他期待等来一个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