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动态
学部动态
学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动态 > 学部新闻 > 正文

明辨方向筑梦未来!湖北恩施学院2025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导论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5-09-18

为帮助2025 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一新生快速融入专业学习、明晰成长路径,近期,湖北恩施学院精心组织系列专业导论活动。从博导教授的 “成人成才” 指引,到系主任的专业全景解析,从优秀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再到系副主任的成长规划蓝图,多维度为新生拨开专业迷雾,筑牢职业信念,为其开启五年医学征途注入强劲动力。

袁德培教授:以“三重标准” 指引医学生成人成才

至精楼109 教室内座无虚席,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袁德培以 “医学生成人成才之路” 为题,带来专业导论 “第一课”。凭借数十年教学、科研与临床积淀,袁教授将医学生成长之道凝练为 “立住三重标准、走好两步路、分阶段走、守好一颗心”。

他强调,做人要守“诚善责”—— 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善念是医者仁心之基,担当是职业精神之魂;学医要践 “学思践”—— 既要攻克中西医基础课程,更要勤思考、善辨析,在经典研读与实践中悟透医理;行医要守 “术德民”—— 以精湛医术为 “器”,以高尚医德为 “魂”,始终心系百姓健康。同时,袁教授指出 “成人” 重在修身立德,培养健全人格与沟通能力;“成才” 需兼顾中西医所长,形成 “中西医结合” 临床优势。结合恩施 “天然药库” 地域禀赋,他鼓励新生深入学习道地药材知识,实现 “学思践悟相融合”。现场新生专注聆听、认真记录,课后纷纷表示,讲座让自己深刻理解了 “医者” 的责任与温度,明确了大学五年的奋斗目标。

吴广阳主任解析:全景呈现专业内涵与学业要求

中西医临床医学系主任吴广阳老师接棒开讲,围绕 “专业定位、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学习要求” 四大核心,为新生勾勒专业学习 “清晰地图”。

吴广阳主任介绍,中西医临床医学是学校重点一流建设专业,办学根基可追溯至原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2003 年建校即开办本专业,2004 年正式招生,至今已为社会输送近 3000 名优秀毕业生,不少校友成为基层医疗骨干。在培养模式上,专业采用 “三阶段” 路径:基础课程学习打牢知识根基,临床课程学习构建中西医结合知识框架,临床实践将理论转化为实操能力,依托 3 家附属医院、6 家临床学院,形成 “理论 - 实践 - 临床” 闭环培养。

课程体系涵盖通识教育、医学基础、中医基础、临床课程、实验实践五大模块,从人体解剖学、中医基础理论到内科学、外科学,再到48 周临床实习,层层递进。针对毕业要求,吴主任明确严格的学业管理制度:建立 “三级学业预警” 机制,覆盖全学习环节;成绩由卷面、平时表现、实验成果按比例构成,60 分为合格线,不合格课程可补考一次,补考未通过需重修;毕业需修满 238 学分(通识 57 学分、专业 171 学分、第二课堂 10 学分),学位课程平均绩点≥1.5,且需完成 48 周临床实习并通过毕业考核。讲座中,吴主任还与新生积极互动,解答 “中西医课程平衡学习”“临床实习安排” 等疑问,最后寄语新生 “以梦想为舟,以奋斗为桨,成长为患者信赖的好医生”。

学长学姐分享:传递“学习与成长” 实用经验

至精楼109 教室变身 “经验分享会现场”,多位优秀学长学姐带着 “干货满满的成长故事”,与新生面对面交流,从专业认知、课程学习到时间管理、科研竞赛,全方位传递 “过来人” 智慧。

大四学长龙冠桦深耕中医学习多年,以“树立目标 - 制定计划 - 付诸行动 - 持之以恒” 为脉络,分享中医学习 “核心心法”:学中医要建立整体观与象思维,大一奠基阶段需熟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用 3Dbody 辅助解剖学习;深化阶段多跟师见习,借助蓝基因、医考帮巩固知识点,做到 “多看书、多思考、多做题、常总结、背经典、勤临证”。

同为大四的刘见泽学长从“专业认知与就业” 切入,鼓励新生 “敢于尝试、不怕犯错”,引用毛泽东同志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的名言,提醒大家保持学习耐心,培养生活纪律性。

大三学姐陈雨希则用荣誉与成果展现多元成长:她斩获“双至” 奖学金,获第二届、第三届 “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 国家级二等奖、湖北省大学生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技能大赛三等奖,还有科研论文被录用。她分享平衡学业、竞赛与部门工作的关键 ——“规划与效率”,建议新生用结构化笔记梳理知识点,结合专业备赛,优先保障学习,以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勉励大家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冉鸿燕副主任规划:搭建“学习 - 职业 - 行业” 成长框架

中西医临床医学系副主任冉鸿燕老师以“学习规划、职业规划、行业发展” 为主题,为新生绘制 “五年成长蓝图”。

在学习规划上,冉老师分阶段给出精准指导:第一学年(基础奠基期),攻克人体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等西医基础,多泡标本室、用模型强化记忆,入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结合生活实例理解抽象概念,同时紧抓英语、计算机学习;第二学年(深化积累期),在生理学、病理学中融入临床案例,掌握《中药学》《方剂学》核心,研读《黄帝内经》培养中医思维;第三、四学年(临床进阶期),聚焦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通过科室轮转融合中西医诊疗手段;第五学年(实践冲刺期),完成40 周临床实习,参与患者全流程诊疗,冲刺毕业考核。

谈及职业规划与行业发展,冉老师梳理多元路径:深造可选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 专科)、中西医结合专业读研博(聚焦代谢病、证候客观化等领域)、海外中医药研学;就业涵盖综合医院中医科、中医院临床岗位,航空医疗、海关检疫等特殊场景,医药研发、智慧医疗 AI 数据分析师等跨界方向;创业可依托恩施富硒药材、土家族医药资源,开办中医诊所或运营中医药自媒体。最后,冉老师寄语新生:“把个人成长融入中医药振兴大局,以梦为舟、以勤为桨,用专业知识守护人民健康,书写医者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