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级临床医学本科新生专业导论:专业导航明方向,经验分享启新程

为帮助2025 级临床医学本科新生快速融入专业学习、明晰职业发展路径,近日,湖北恩施学院医学部临床医学院精心策划系列专业指导活动。临床医学院院长刘红教授、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吴昊副教授、临床医学院执行院长卢曼、临床医学系主任陈雪莲、副主任朱文静,及医学部部分骨干教师共同参与,通过专业导论讲座、优秀校友分享、学长经验交流等形式,从专业认知、学业规划、职业发展、学科竞赛、考研英语等多维度搭建成长桥梁,助力新生开启医学逐梦之旅。

一、专业认知讲解:筑牢五年学习根基
临床医学系副主任朱文静以“专业认知、毕业要求、课程体系” 为核心,为新生揭开临床医学专业的面纱。她从人才培养目标切入,强调专业立足武陵地区基层医疗需求,以 “岗位胜任力” 为核心培养应用型医疗人才。在课程体系解析中,朱文静明确五年学习的阶段重点:基础阶段需扎实掌握解剖学、生理学等核心学科,打牢医学知识基础;临床阶段聚焦内科学、外科学等核心课程,强化诊疗思维与实操能力。同时,她详细说明毕业 “硬标准”—— 专业实行 “三阶段考核”“学业预警” 制度,且推行早自习常态化,提醒新生重视日常积累,规避学业风险,为后续学习筑牢根基。

二、学业与职业规划:铺就个性化成长路径
湖北恩施学院医学部助教、优秀校友戴一像以“医路启航” 为主题,结合自身经历为新生分享学业与职业规划干货。职业方向上,他梳理了社区医院、三甲医院临床岗、医学科研等多元发展路径,重点解读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个同等对待” 政策,帮助新生清晰了解不同职业选择的适配条件;学业规划上,他针对 “平衡基础学习与临床实践”“利用课余时间提升技能” 等实际问题提供实操建议,为新生定制贴合临床医学专业特点的成长方案。

三、经验分享交流:解锁学医“避坑”指南
经验分享环节,临床医学院采用“云端 + 现场” 双模式为新生传经送宝。24 届优秀毕业生通过线上直播,结合自身经历分享 “避坑” 经验,内容涵盖 “解剖学记忆技巧”“临床见习注意事项”“学业压力应对方法”“职业选择决策思路” 等,句句直击新生学习与规划痛点;2022 级临床医学本科在读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饶佳涛则现场交流,以 “大一如何打好学习基础”“高效利用图书馆与实训资源” 为重点,用身边真实案例提供可复制的学习模板,让新生对医学大学生涯有了更具体的规划方向。

四、医学生与医生:传承责任与角色进阶
临床医学院院长刘红教授在学术报告厅带来“医学生与医生” 专题分享,深刻解读医学道路上的责任传承与角色蜕变。她指出,从医学生到医生的成长是一场漫长且厚重的修行:医学生阶段,需深耕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学科,在实验操作中锤炼严谨态度,在临床见习中初悟医患沟通温度,将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的誓言融入日常;成为医生后,更需以 “终身学习” 态度更新知识,以 “仁心仁术” 坚守守护生命。这场分享让新生深刻理解 “医者” 二字的重量,坚定了传承医学精神的信念。


五、医学创新研究:开拓专业发展新视野
为激发新生创新思维,学院特别开展医学创新研究专题分享会。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吴昊副教授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强调“医学创新源于临床需求”,建议新生从日常学习中发掘研究方向,如 “基层常见病诊疗方案优化”“医学实验技术改良” 等,鼓励大家尽早接触科研。


医学部实验教师苏思齐则以学科竞赛为切入点,详细介绍基础医学创新研究论坛、“一带一路” 金砖国家技能大赛、医学虚拟仿真大赛等赛事,拆解备赛流程与技巧,强调 “跨学科团队协作” 的重要性,为新生搭建起 “科研入门 — 竞赛实践” 的桥梁,助力开拓专业新视野。

六、考研及英语准备:助力职业发展目标
考虑到考研与英语能力对医学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学院特邀新东方考研英语资深讲师开展专题指导。讲师结合临床医学职业发展路径,明确“考研是提升专业竞争力、拓宽就业选择的关键”,同时强调英语能力是阅读外文文献、参与国际医学交流、应对考研英语的核心基础。互动环节中,讲师针对 “结合职业目标选择考研院校与专业”“大一规划英语学习”“平衡日常学习与考研备考” 等问题逐一解答,为新生提供科学的备考思路。
此次专业导论系列活动,为2025 级临床医学本科新生构建了全方位的专业认知与成长指导体系。刘红院长在活动尾声勉励新生:“医学之路任重道远,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树立清晰目标,在未来五年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将个人成长融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努力成长为有温度、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医务工作者。”
文字| 魏煜宸
编辑| 朱文静
图片| 临床医学青年传媒中心
审核|陈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