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共和国培育的第一代本科医生,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朱晓东院士是新旧社会对比的体验者和见证者。他说:“我这一生体验了祖国伟大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已经赢得了全世界的广泛敬仰,我倍感自豪,我深爱自己的祖国。”
80载的生命历程,60年的从医生涯,朱晓东对于取得的各项荣誉非常珍惜,他说:“虽然有我的一份努力,但首先是祖国给我提供的机遇和帮助以及各方面的支持,要感恩所有帮助我们的人。”朱晓东践行了一种无悔的坚守,而这种坚守蕴含了满腔的“爱国、爱岗、爱患者、爱家”。
1950年,我国为抗美援朝而设立军事干部学校(军干校)。朱晓东积极响应号召,报名参加了军干校。这个从河南开封教师之家走出来的热血男儿,从此踏上了追寻理想的人生路。朝鲜战争后,按照军委的决定,朱晓东这批学员成为哈尔滨医科大学正式的大学生。
“毕业后,一句‘服从组织分配’,就在阜外干了整整57年,所以我是阜外医院的同龄人。”朱晓东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既受到军队作风的熏陶,也受到了协和医风的浸染。置身于良好的工作氛围中,朱晓东心情愉悦地投入工作。在冠脉外科开展初期,为了改进冠脉吻合技术,他不停地琢磨、练习缝合,回到家也不休息,仍埋头在乳胶心脏模型上一遍遍练习缝合技术。
尽管临床工作繁忙而艰苦,但朱晓东并未就此放弃学习和科研。为适应学术需求,大学里学俄语的朱晓东开始突击英语。有一次,朱晓东走在从医院回家的路上,由于只顾低头背生词,一头撞在电线杆的钢丝绳上,额头留下一片血肿。1968年,朱晓东积极参加青海高原藏族牧区防疫医疗队,在海拔3200-4000米的游牧山区,朱晓东和医疗队队员勇敢地闯过了生活关、语言关和技术关。他们把一间约20平方米的破旧房子改装成简易手术室,因陋就简地开展起普外科、口腔科和妇科等简单手术。这段工作经历,让朱晓东更想为边区少数民族患者服务。1990年,朱晓东率领医疗小分队赴西藏,在拉萨人民医院协助开展心脏外科手术,成功开展了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这是在我国西藏地区开展的首例心脏体外循环手术。
1975年,朱晓东被公派到英国利兹市留学。作为当时该城市的唯一一名中国留学生,朱晓东在与西方人交往中体会到他们眼中的“中国形象”,那就是贫困、落后。他能感觉出西方人的傲慢态度,这一切激发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是憋着一口气发奋学习,努力工作,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祖国争光,给中国人争面子。”“这两次经历,让我见到了最艰苦和最优越的医疗环境,见到了最贫瘠和最优厚的生活条件,让我的思想不断被震撼和净化。”自强不息、淡泊名利与荣辱不惊从此渗入到朱晓东的骨子里。
朱晓东经常鼓励年轻医生:首先要珍惜机遇,奋力拼搏。有机遇不等于能成功,机遇随时可能从身边溜过,只有奋力拼搏才不会错过机遇;其次是要对患者有爱。对患者的爱是医生忘我劳动的永恒动力;最后是做好临床。第一线的艰苦实践是最重要的基础,医生的知识、经验和医风均可得到锻炼。
在1976年7月22日这天,44岁的朱晓东,用自主研制的生物瓣为1例左心衰、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成功实施了主动脉瓣替换术,这标志着我国乃至亚洲的首例牛心包生物瓣替换术成功了。时隔近40年,朱晓东仍记得当时的情景。“术后第三天,就是7月26日,唐山大地震了!而这名心衰患者术前不能下床,但在地震时却出人意料地自己跑下了四楼,这说明手术效果很好。”让朱晓东更为欣慰的是,这名患者身上的生物瓣正常工作长达21年。
为了让生物瓣膜造福更多的心脏病患者,朱晓东毫无保留地向外传授新技术,无偿地向全国推广。此后朱晓东不断研究改进技艺,制成了新一代Perfeot生物瓣,获得国家发明奖并投入市场。与此同时,朱晓东开创众多首例新技术:最先采用“主动脉-左心房联合切口”成功施行双瓣置换术;研制出主动脉无缝线金属吻合环并成功用于临床;成功开展同种主动脉根部替换术;成功完成我国首例“心脏瓣膜置换同步冠脉搭桥术”。1993年,朱晓东被授予“中国医学科学院名医”称号。1996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系列成绩之后,他给自己定下了三个原则:“做力所能及的事,做有益于社会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
转自:医师报
责任编辑:漆碧雯、李海波、黄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