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可能不一样。但你多问几个人,总能得到这样一个答案:糖丸。糖丸是什么?它的全称是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这种病经常从幼儿时期开始发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病,轻则手脚无法动弹,重则导致残疾,甚至无法自主呼吸,只能常年辅以机械。而这种病毒不仅仅感染孩子,一些成年人都会“中招”。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原本用来预防疾病的糖丸,却一骑绝尘地打败一众零食,冲上童年美食榜。这倒是没错。无论你多大岁数,只要吃过“糖丸”,便总能在记忆深处回忆起那透着奶香的、甜丝丝的味道。糖丸好吃,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毕竟,身为一种口服疫苗,除了液态的疫苗成分外,它的辅料是奶粉、奶油和葡萄糖。这清新脱俗的成分让糖丸在一众苦哈哈的口服类和注射类疫苗中脱颖而出,成为我们唯一从童年阴影晋升为童年情怀的疫苗接种记忆。所以,究竟是怎样温柔的人,才能想到把疫苗包裹在糖果里,喂给小孩子呢?这个人,名叫顾方舟。相比之下,我们可能更熟悉他的另一个“名字”——糖丸爷爷。
本可顺水行船,偏要逆水行舟
195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未知”疾病,席卷了江苏南通。一夜之间,全市1680人瘫痪,死亡466人。当时的南通,全市只有24万人口,相当于1000个人里,就有一个人惨遭病魔的毒手。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在南通之后,上海、青岛、南宁等地,也相继发生类似病例。此病传染性强,但在当时的医疗环境下,老百姓不知道这是什么病,只知道它无药可医。很多人甚至以为发烧就会传染,一时流言四起,百姓惶惶难安。为了防病,很多人只能终日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出门。这一年, 顾方舟刚刚在苏联取得了副博士学位,准备回到国内施展身手。谁承想,一腔热血刚刚燃起,便被现实的冷水浇灭。那个冬天,全国各地出现了好多“背包族”。远远看过去,他们像是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裹”沿街乞讨;仔细一看才知道,那都是些年迈的父母,背着他们患病的孩子四处求医问药。那时,没人知道什么是脊髓灰质炎,更无人知道它无法治愈。有人只是发了场高烧就再也站不起来了,手脚畸形,连呼吸也渐渐变得困难。家长变卖了家里所有的东西,带上一家人几天的口粮,就这样踏上了一场看不见尽头的求医路。有慕名而来的人抱着孩子拦在顾方舟面前,说:“顾大夫,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吧!他以后还要走路,还要参加国家建设啊!”顾方舟无以应对,只得说:“同志,抱歉,这个病现在还没有治愈的办法……”一名医生,亲口对患者说出“无药可医”这四个字,是无比艰难的一件事。
顾方舟的父亲走得早,他是一名海关人员,因在执行公务时不幸感染了由非洲商船带来的黑热病去世。而在跟母亲相依为命的岁月里,顾方舟自己也曾因霍乱而命悬一线。在那个医疗水平不发达的岁月,“疫病”两个字像一根尖锐的针,总是扎在顾方舟心里。也是这根针,为他种下了一颗学医救世的种子。时至1955年他学成归来,疫病却依然在这片土地上肆虐。顾方舟看着眼前患儿家属的眼睛随着自己的话暗淡下来,心里百感交集。那人长久地坐在医院走廊上,一动不动,直到很晚。那天,他坐了多久,顾方舟就陪了他多久。深埋心底的那根针再次跳了出来,蛰着他的心。
“如果有可能,找到一种方法,让脊灰病毒永远消失。”这可能吗?如果有疫苗,就是可能的。抱着这个信念,顾方舟放弃了自己的医生梦,转投到公共卫生领域,搞起了病毒研究。1957年,他临危受命,带领一个研究小组到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进行脊髓灰质炎的研究工作。这一时期,他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首次分离出脊灰病毒。但他知道,这远远不够,疫情还在蔓延,有亿万国人翘首期盼着他的疫苗。所以,两年后,33岁的顾方舟再次踏上西伯利亚的冻土——他和另外3个人,根据国家的指示,到苏联考察脊灰疫苗的生产工艺。
冰封下的希望
人类与脊灰病毒的战争蔓延千年,早在古埃及时期就有壁画记录。在20世纪,脊灰作为一种世界级的传染病,更是在各大洲肆虐。美国作为当时的发达国家,仅1916年,就报告了27000例脊灰病例;1952年是脊灰疫情最严重的一年,美国本土病例高达57268例。这其中的大多数都是孩子。但脊灰病毒不仅仅感染孩子。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在39岁时感染了脊灰病毒,险些瘫痪,后半生伴随着轮椅和拐杖度过。
因为严重的脊灰会导致呼吸肌无力,所以在疫苗出现之前的数十年里,脊灰重症的治疗完全凭借一种名叫“铁肺”的大型体外装置进行。被放入铁肺的人,一生无法自主呼吸,只能依靠机器维持生理指标,停电就意味着死亡。
时至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苏联都已经有了有效的脊灰疫苗。在冷战的阴影下,美国断然不会将疫苗技术交给中国人;而1958年后,中苏关系迅速遇冷,再加上顾方舟他们考察得知,苏联疫苗工艺是死疫苗,不但要分4次接种,还要由专业人员操作。
“这不适合我们的国情。”考察结束后,顾方舟的心情逐渐沉重。当时的中国方兴未艾,先不说高昂的研发成本,就单说那么多孩子等着接种疫苗,哪里有那么多的医护人员去挨个记录时间,分次给大家接种呢?
相比之下,美国的疫苗倒是活疫苗,成本较低,但其还未经过完整的临床实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尤其是顾方舟他们担心,活疫苗使用后有可能会出现毒力返祖现象,如果沿着这条路研究下去,人力物力投入了,很可能结果不好。左边不通,右边也行不通,疫苗研究进入了一个死胡同。但是,短暂的打击后,顾方舟想起他在苏联考察期间得知的另外一个消息——有一种刚刚研发的疫苗是以口服代替注射接种的,属于活疫苗路线,成本也只有死疫苗的千分之一,但安全性还未通过临床检验。“学习外国的东西,不能他们怎么样,我们就怎么样,因为国情完全不同。我们要学习它最精华的东西,变成我们自己的。”反复权衡之下,顾方舟给卫生部写了封信,建议走研发这种新型减毒活疫苗的技术路线。“从技术上来说,它能完全消灭病毒;从经济上来说,我们的国力承担得起。”顾方舟说。卫生部采纳了顾方舟的建议,脊灰活疫苗研究组随后成立。搞疫苗研究,要有生物实验对象。于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把脊灰疫苗的实验室定在了云南昆明,因为那里有一个猿猴基地。1960年,顾方舟和他小组的科研人员来到云南,把家安在了基地的荒山上。眼看一切向好之时,噩耗再次传来:一夜之间,苏联撤走了全部的专家。刚刚确定了新的研究方向,实验室却半根房梁也无,专家又走了,一切倒回原点。一时间人心惶惶,有人动了当逃兵的心。上级领导打来电话,问责顾方舟:“你要说句实话,这个到底能不能干?”顾方舟说:“困难是有的,但是,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放下电话,他带人一砖一瓦,把实验室盖了起来。为了稳定人心,顾方舟跟夫人商量后,将家从北京搬到了昆明,连户口都迁了过去。他们没有像样的地方住,把房子搭在山洞里,下雨的时候外边下多大,宿舍里下多大;没有培养细胞的恒温室,顾方舟和几名电工自己建;没有冰库,他们把疫苗背上背下十几趟,送到山下的肉制品厂去冷藏……如果说这些困难都是可以靠毅力克服的,那有一种困难就是最难以忍受的——饥饿。适逢全国性的自然灾害,实验室的粮食补给跟不上,大家又需要进行高强度的脑力、体力劳动,生活一度变得十分难捱。有人饿得受不了了,就去偷猴子的饲料。被发现后,顾方舟虽然觉得十分心酸,但还是对饲养员正色说:“我们人可以饿着,但猴子不能饿。”“因为猴子是做实验用的,它们的身上,维系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和孩子们的人生。”
一人苦换万人甜
顾方舟1926年出生于浙江宁波, 其兄生于宁波方桥镇,故得名“方乔”。而在顾方舟出生时,家人认为,既然是桥,那桥下应有船,所以为他取名“方舟”。谁想这个名字无心插柳,顾方舟这一叶舟,真的成了渡世的船。命运在冥冥中自有答案。
1959年底,第一批脊灰减毒活疫苗在中国被生产出来,动物实验安全有效。此时,新的问题出现了——通过了动物实验的疫苗,作用在人体上,会产生毒副作用吗?没有人知道,只有人体实验能给出答案。所以,冒着可能被感染致残,甚至是瘫痪的风险,顾方舟和同事一起,喝下了首批疫苗溶液。一周后,没有出现任何异常。这是一个好消息,不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而是针对疫苗研究的。但问题接踵而来——疫苗对大人安全,对孩子呢?顾方舟做了一件让如今的我们心态上很难接受的事情——他瞒着妻子,将疫苗喂给了自己刚满月的大儿子顾烈东。“其实没什么。”顾方舟在事后说,“我们是搞这一行的,心里有数,(如果对疫苗没信心)我不可能随便拿自己的孩子冒险。”
在那一刻,他想过万一有问题,后果会怎样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惨遭其父“毒手”的顾烈东后来说:“父亲做这个决定时,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当时已经做了大量的动物实验,而且父亲自己也以身相试。我觉得,这一方面是他对自己科研成果的自信,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老一辈科学家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
经过后续的大规模试验检测,脊灰疫苗成功了。为了更好地运输、保存,以及节约成本,顾方舟他们借鉴了中医制作丸剂的方法,创造性地用糖丸作为疫苗载体。
5年后,糖丸在全国推行,自此成为从60后到00后共同的童年回忆。而与其相对的,脊灰患者的身影在逐渐减少,曾经四处可见的“背包客”,终于走进了历史。2000年,已经74岁的顾方舟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那一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处于“无脊灰状态”。2019年的初步估算数据显示,脊灰活疫苗糖丸面世至今,至少避免了我国11万名儿童因脊灰死亡,避免了150万名儿童因脊灰致畸。北宋范仲淹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唐代孙思邈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2019年1月2日,顾方舟病逝,享年92岁。他去世后,无数人试图寻找儿时记忆中糖丸的味道,因此才有了文章开头的小故事。一颗小小的糖丸,承载的是一代医者的济世之德。
来源:青年文摘
编辑:漆碧雯